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及建筑节能减排的展望
由于我国人口众多,生活条件不断改善,建筑能耗数量十分巨大,所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也在逐步升高,见表-1。
表-1全国1996 - 2001年建筑能耗
上表中的建筑能耗数量为建设部资料,与某些统计资料中的数据有较大出人,其原因可能在于,不少统计资料中将一些企业职工生活的能耗计人生产用能中,从而降低了建筑能耗数量,增多了生产用能耗数量。
目前,全世界建筑能耗约占能源总消费量的30%,其中住宅能耗约为商用建筑的2倍。建筑能耗与人民生活水平关系甚大,工业化国家建筑能耗占全球建筑能耗总量的52%,东欧/前苏联占25%,发展中国家占23% ( MarkLevine, 2002 )。我国建筑能耗比例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步上升。
近几年,建筑能耗增长幅度较小,是由于许多家庭炊事和热水用能由煤炭改为天然气或电,能源效率有了很大提高,炊事、热水用能有所减少,抵消了一部分其他建筑能耗的增加量。
建筑能耗中,采暖、空调用能所占比例较大,照明、家电用能也在不断增加。不同用途的商品能源消耗见表-2,表中不包括农村、乡镇使用的秸秆、薪柴等非商品能源数量。
表-2 2001年按终端用途分的建筑能耗
今后,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,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建筑能耗必然较快增长,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。
(1)房屋建筑继续增加。近几年每年新增房屋面积16亿一20亿m2,平均每人1.3~1.5 m2;人口也在不断增加,每年增加约900万人;平均每户人口减少,即户数逐步增加。这个大趋势近期不会有太大变化。
(2)城镇化不断加快,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。而城市人口每人用能量大大高于农村,其比例为3:5:1。
(3)人们对建筑热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。冬天室温由12℃, 16℃提高到18℃甚至20℃;热天的室温由32℃ , 30℃降低为28℃ , 26℃,甚至24℃,22℃。在“非典”肆虐以后,普遍提高了通风要求,又要增加采暖和空调能耗。
(4)采暖区大大向南扩展。过去采暖区限定在陇海线以北,现在从福州到桂林,居民冷天都用上了电暖器。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开始发展空调,现在空调制冷范围已从公共建筑扩展到居住建筑,从南方扩展到北方。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空调,北京、天津使用空调已相当普遍;随着某些村镇的渐趋富裕,空调和采暖将在许多村镇逐步得到发展;使用采暖和空调设备的时间也在逐步延长。
(5)居民家庭家用电器品种、数量增加。电视机、电冰箱、洗衣机、电炊具、淋浴热水器等已日益成为一般家庭的必备用品;家用热水器用户越来越多,用量愈来愈大;建筑照明条件也日益改善。
(6)广大农村过去主要使用秸秆、薪柴等生物质能源烧饭和取暖,现在这些非商品能源的使用量已渐趋减少,逐步改用煤、电、天然气等商品能源。
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,今后,建筑能耗持续增加是不可避免的趋势,但其增长速度与节能工作关系甚大。对建筑能耗发展的预测见表-3。尽管我国人均建筑能耗将成倍增加,但由于发展条件的限制,仍将处于较低水平。例如,美国1999年建筑能耗12.5亿tce,人均建筑能耗4.58tce( MOE/EIA, Annual Energy Outlook, 2001 ),约为中国人均建筑能耗的16倍。我国不可能一也不应该采用这种高能耗的发展模式。
表-3中国20(X)一2020年建筑能耗预测
表-1全国1996 - 2001年建筑能耗
目前,全世界建筑能耗约占能源总消费量的30%,其中住宅能耗约为商用建筑的2倍。建筑能耗与人民生活水平关系甚大,工业化国家建筑能耗占全球建筑能耗总量的52%,东欧/前苏联占25%,发展中国家占23% ( MarkLevine, 2002 )。我国建筑能耗比例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步上升。
近几年,建筑能耗增长幅度较小,是由于许多家庭炊事和热水用能由煤炭改为天然气或电,能源效率有了很大提高,炊事、热水用能有所减少,抵消了一部分其他建筑能耗的增加量。
建筑能耗中,采暖、空调用能所占比例较大,照明、家电用能也在不断增加。不同用途的商品能源消耗见表-2,表中不包括农村、乡镇使用的秸秆、薪柴等非商品能源数量。
表-2 2001年按终端用途分的建筑能耗
(1)房屋建筑继续增加。近几年每年新增房屋面积16亿一20亿m2,平均每人1.3~1.5 m2;人口也在不断增加,每年增加约900万人;平均每户人口减少,即户数逐步增加。这个大趋势近期不会有太大变化。
(2)城镇化不断加快,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。而城市人口每人用能量大大高于农村,其比例为3:5:1。
(3)人们对建筑热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。冬天室温由12℃, 16℃提高到18℃甚至20℃;热天的室温由32℃ , 30℃降低为28℃ , 26℃,甚至24℃,22℃。在“非典”肆虐以后,普遍提高了通风要求,又要增加采暖和空调能耗。
(4)采暖区大大向南扩展。过去采暖区限定在陇海线以北,现在从福州到桂林,居民冷天都用上了电暖器。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开始发展空调,现在空调制冷范围已从公共建筑扩展到居住建筑,从南方扩展到北方。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空调,北京、天津使用空调已相当普遍;随着某些村镇的渐趋富裕,空调和采暖将在许多村镇逐步得到发展;使用采暖和空调设备的时间也在逐步延长。
(5)居民家庭家用电器品种、数量增加。电视机、电冰箱、洗衣机、电炊具、淋浴热水器等已日益成为一般家庭的必备用品;家用热水器用户越来越多,用量愈来愈大;建筑照明条件也日益改善。
(6)广大农村过去主要使用秸秆、薪柴等生物质能源烧饭和取暖,现在这些非商品能源的使用量已渐趋减少,逐步改用煤、电、天然气等商品能源。
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,今后,建筑能耗持续增加是不可避免的趋势,但其增长速度与节能工作关系甚大。对建筑能耗发展的预测见表-3。尽管我国人均建筑能耗将成倍增加,但由于发展条件的限制,仍将处于较低水平。例如,美国1999年建筑能耗12.5亿tce,人均建筑能耗4.58tce( MOE/EIA, Annual Energy Outlook, 2001 ),约为中国人均建筑能耗的16倍。我国不可能一也不应该采用这种高能耗的发展模式。
表-3中国20(X)一2020年建筑能耗预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