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下图所示(连通管4和2都处于真空状态下),当阀门打开时,瓶中的水开始吸热、蒸发,水温逐渐降低,瓶外出现致冷效应(结露),蒸发的水蒸气经连通管4被瓶2中的浓硫酸吸收。因浓硫酸在吸水过程中产生溶解热,为了去掉这些热量,不使硫酸因温度上升而影响吸收能力,在瓶外流着冷却水,浓硫酸因吸收水分后逐渐变稀,吸水能力不断下降。当硫酸失去吸水能力时,瓶1中的水停止蒸发,制冷效应消失,如果把瓶2处的冷水移到瓶1处,在瓶2处用一定温度的热源加热稀硫酸,如下图( b )所示,因水的沸点较低,从稀硫酸中蒸发出蒸汽,并经连通管在瓶1中冷凝。把硫酸中吸收的水分全部发生成蒸汽后,稀硫酸仍变为浓硫酸,瓶1中的水也恢复到原来的数量,制冷经历了一次循环。 图-1吸收式制冷原理图 吸收式制冷的原理早在2000年以前已为人们所发现,但是,必须找到最合适的工质对(像硫酸和水),一直到今天,人们找到的能实际利用的工质对只有两对—水和嗅化锂、氨和水,前者为制冷剂,后者为吸收剂。因此,吸收式制冷只有嗅化锂吸收制冷和氨水吸收制冷两种。 (文章来源:网络)(内容仅用于分享和学习,若涉及侵权请10日内告知本网删除)
|